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享受学术社交

享受学术社交

作者头像
小汪Waud
发布2024-08-26 15:17:24
830
发布2024-08-26 15:17:24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小汪Waud

我想写学术社交这个主题已经非常久了,一直没有动手。一是社交这件事其实带有很强的个人属性,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二是良好的社交一般会有一定的私密性,有些东西也不方便公开;三是学术界的社交给我一种功利性、目的性很强的感觉,交流容易,交心难。 经过斟酌,我选择了部分进行展示。以下仅为个人观点。

今天趁着假期,结合长春的ACPP(Asian Conference on Plant Pathology) 2024和过去的经历来写写学术社交(Academic networking)。

什么是学术社交?

学术社交是指在学术圈内,通过参加会议、研讨会等线上或线下的活动,与同行科学家、研究人员、学生建立并维持专业关系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结识更多的人,还包括分享研究成果、讨论学术问题、寻找合作机会以及拓展自己的学术网络。

为什么要做学术社交?

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 获取第一手信息

通过与同行交流,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趋势。虽然学术竞争无法避免,但对于精力有限的学生个人来说,要尽可能避免出现你想要做的课题和大团队撞车的情况。

现在不少报告人都愿意讲 unpublished data(据说有些会议只允许讲unpublished data)和 bioRxiv,省去了审稿流程,最新信息不是手到擒来?

2 寻找潜在合作机会

通常你所在团队难以对你课题中涉及到的技术和方法都有完备的体系,你不熟悉的方法,也许是别人家的家常便饭。很多跨学科的研究需要不同领域专家的合作,学术社交能帮助你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3 提高个人影响力

对于已有成果的学生和青年学者来说,通过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提高在学术界的知名度。通过社交网络,如公众号、推特等,可能获得更多的职业机会等。

有效的学术社交该怎么做?

接下来我将根据自己的经验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术社交。

1 积极参加会议,关注同行发展

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性的参加线上和线下的会议。如果是线下,一定要提前标记好感兴趣的不同分会场的报告,做好串场的准备。

会议开始前,多关注报告人近期的工作。而领域内前沿进展则要日常积累,方法见:

2 准备好自我介绍

熟练的中英文自我介绍和课题介绍是必须的。

根据我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只有等到要汇报/答辩的时候才会临时准备PPT,慌乱中反而会出现逻辑跳跃等问题。如果有一份实时更新的PPT,不仅有利于提高自己思考的频率,还能在各个答辩到来的时候,少一分窘迫,多一分从容。

3 积极建立联系

有感兴趣的同行(老师、学生)以后,争取留下联系方式,会议后,通过邮件等方式继续与结识的科学家保持联系,加深关系。

几年前我会觉得,加上大佬微信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慢慢发现,许多人都是奔着交流的目的去加微信,但最后也只停留在了加到微信这一步。 我认为这是不妥的,这样的联系方式也可以不加。

我的各个邮箱都会设置一个学术社交的分组,用于归档学术交流相关的邮件。

在保持联系的过程中,切记切记保持礼貌、谦逊,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管你是咨询他人,还是被咨询。在收到他人的回复/帮助以后,给予反馈。

举个?,你因所在院系没有购买对应数据库而打算向教授A发邮件要文章的电子版,点击发送键之前,不妨先想想以下几个问题

  1. 你有没有尝试过其他办法?(eg. 科研通、SCIHUB)
  2. 邮件的主题是否简单明了?(eg. 电子版文章请求_学校+姓名)
  3. 邮件中是否包含自我介绍?(eg. 姓名学校导师研究方向)

在收到对方的回复以后,最好再回复一条确认信息并表示感谢。繁琐,但有用。

ACPP 2024 体验

最近的一次线下学术社交在长春的ACPP 2024。大四进组至今,我已经参加过多次线下会议了,ACPP 2024作为我第一次参加的全英会议,反而是体验最好的一次,复盘以后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报告人、参会人来源丰富

由于是国际性会议,本次的报告人和参会人来自多个国家,以8月4号下午的Plant Pathogenic Bacterial Diseases分会场为例,10名报告人中只有2位中国国籍的教授;墙报中,国内单位也只占半数(大概),你可以大致的了解到其他国家的团队是如何进行科研的。

部分会议安排

2 在研究领域已有一定的积累和思考

相比于21年第一次参加学术会议(记第一次参加学术会议),我少了许多稚气,多了些许知识。最直接的是在植物微生物互作领域已有一定的文献积累和思考,对组学也有浅显的认识和分析经验。在听报告时可以结合自己的课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会后也能有底气和报告人进行交流。

这么看来,在保证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最有收获的会议永远是下一次。

3 墙报促使更多交流

原本是没有做墙报(Poster)的打算,奈何Ken说不做墙报就要自己付会议费。虽然我做的东西目前还比较零散,但照猫画虎,最后也能做出一个还说得过去的墙报。

和自己的墙报合张影

实际体验下来,做墙报的收获远比前期的付出要高。墙报可以大大提高和其他参会者交流的频率,前提是你也很主动。

4 东北的饮食符合口味

和其他会议一样,会议费包含午餐和晚餐。本次会议为东北口味的自助,内容较为丰富;茶歇也还不错。

最后一天早上去了最近的早市体验一番,发现 东北早市=菜场+早餐铺,来回打车只吃了一根9块/斤的大油条。

5块一根的大油条

如果非要说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首先长春距离武汉是有些远的,飞机友好(3h),高铁太不友好了(12h)。其次,和我参加过其他的线下会议一样,会议日程安排太紧凑,几乎没有提问时间,部分会场更是超时严重。此外,墙报交流时间的设置也不合理,虽然日程上安排了每天的8:00-8:30,但酒店摆渡车出发时间就是8:00,实际交流起来讲究一个随缘。

学术社交感悟

1 高质量的研究工作是最好的名片

我对于没有见过的外国人的名字实在是不敏感。听分会场报告时,有一位名为 Jong Hum Kim 的韩国教授作报告,之前我对他是没有任何印象。听着听着,这个课题太眼熟了,渐渐想起了文章,一搜果然是。

Hiruma Kei 也是。

看到顶刊文章的第一完成人就在你的身边,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2 待人真诚是一件值得终身学习的事

学术社交是步入学术圈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我是e人,所以我觉得不管是和同领域的学者交流观点,还是和不同领域的学者感受交叉学科的魅力,都是一件让人兴奋、有意思的事情。

22年的时候,我在Ecology Letters 上看到一篇名为E-greening the planet的观点文章,探讨的是蚂蚁森林对于生态恢复的影响。尽管不是领域内的文章,我还是对其中的表述提出了疑问。

不到半天就收到了回复。我能感受到作者对于自己这篇世俗意义上的“小文章”被人关注的喜悦,也在他的介绍下对文章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叹服于他们的“magic pen”。这次的学术交流也因此从单方的、世俗的提问,变成了双方都乐在其中。

另一个?是我和王蒙岑老师的结识。22年11月,王蒙岑老师受邀做了线上报告,彼时我刚刚开始读研,也才接触微生物组方向,对微生物组的认识还非常浅。

我的提问很基础,但王老师知无不言,又补充提供了即将Online的Nature Food 手稿供我学习。

第二次提问是在其团队23年的Nature Microbiology 发表以后,精读以后,了解的愈加深入,问题和思考就愈发的多。经过整理,我发了一堆问题给王老师,但赶上王老师正在国外出差,便加上了微信,一到空闲时间几十条长语音逐条解答所有的问题,其待人的真诚程度,大抵如此。

后面还有一次,王老师受邀来华农作报告。返杭车上,科研生活聊个不停,从华农到武汉站大约一小时的车程却让我感到短暂。我返程时司机小哥疑惑的问道:“他是老师吗?心态太年轻了,一点架子都没有。”

我遇到的像王老师这样的老师,不在少数,他们除了优秀以外,大多谦逊、耐心。

与王蒙岑老师和Haruna在ACPP 2024

当然,不是所有的邮件和请求都会收到回复。可能是作者太忙、邮件太多,没有看到或是错过了;也有可能是你的邮件被认作自动识别为垃圾邮件,建议使用学校的邮箱;还有可能是作者本身对于这篇文章就没那么在意,如果对方没有付出足够的心血,也许尘封在数据库里是这篇文章最好的归宿。

3 在别人的报告中看到自己的工作让人兴奋

参加研究生报告时,发现李达师兄放了我们前段时间Annu. Rev. Phytopathol.Annu. Rev. Phytopathol. | Kenichi Tsuda 团队发表宿主植物对细菌生长和行为调控的综述文章)的图,说明某种程度上,我们的工作还是得到了认可,这对文章的主要贡献者来说是最好的反馈。感谢李达师兄。

李达师兄作报告

结语

和平时阅读文献很不同,在进行学术社交的过程中,你会在短时间内接收到大量的信息,不管是文章背后的、已经发表的,还是未来展望的,我能感受到大家都在努力做好研究工作,这无形中带给自己一些紧迫感。同时,我也能感受到,那些顶级期刊上耳熟能详、看似遥不可及的“明星科学家”,现在就坐在你身边,你可以随意请教的惬意。

一松一弛之间,学术社交的魅力大概就是这样,而你要做的就是享受其中。

本文参与?便宜云服务器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4-08-17,如有侵权请联系?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小汪Waud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便宜云服务器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什么是学术社交?
  • 为什么要做学术社交?
    • 1 获取第一手信息
      • 2 寻找潜在合作机会
        • 3 提高个人影响力
        • 有效的学术社交该怎么做?
          • 1 积极参加会议,关注同行发展
            • 2 准备好自我介绍
              • 3 积极建立联系
              • ACPP 2024 体验
                • 1 报告人、参会人来源丰富
                  • 2 在研究领域已有一定的积累和思考
                    • 3 墙报促使更多交流
                      • 4 东北的饮食符合口味
                      • 学术社交感悟
                        • 1 高质量的研究工作是最好的名片
                          • 2 待人真诚是一件值得终身学习的事
                            • 3 在别人的报告中看到自己的工作让人兴奋
                            • 结语
                            相关产品与服务
                            数据库
                            云数据库为企业提供了完善的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分析型数据库和数据库生态工具。您可以通过产品选择和组合搭建,轻松实现高可靠、高可用性、高性能等数据库需求。云数据库服务也可大幅减少您的运维工作量,更专注于业务发展,让企业一站式享受数据上云及分布式架构的技术红利!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


                            http://www.vxiaotou.com